昨雨竟夕䢅未休,与君㝛约登牛头。与怯欲止君意锐,中道稍幸霾云收。
山阴转至南㵎曲,佛宫上倚云峰稠。八门阶磴凿苍翠,两阑松桂交龙虬。
十围银杏穿入地,再出若济兴陶邱。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径幽。
深洞传为辟支坐,小沼或记昭明游。世往荒昧不可辩,登冢一俯千山周。
东来句曲气咫尺,大江三面环如钩。仰思万古正惝恍,飞乌忽逝投沧洲。
下践僧廊出门外,危循鸟道升东陬。献花岩居万木杪,片壤劣架悬钟楼。
其时山花开且落,枝閒偶复闻啁啾。回视来径杳修曲,山光金碧交相浮。
幽栖寺近暮投㝛,林深雾暗风飕飗。道人㫺处此石窟,远有望气来相求。
廓然无圣乃家法,金屑虽贵宁居眸。尚有佛见师所斥,了无一法今何修。
嗟予与子厌尘壒,但云芒屩贤鸣驺。若寻第一微妙义,岂于喧寂论谁优。
山僧煮笋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瓯。镫前饱食放头睡,起看杲日青天流。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骑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秋暮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婺女俪经星,嫦娥栖飞月。
惭无二媛灵,托飞侍天阙。
阊阖殊未晖,咸池岂沐发?
汉阴不久张,长河为谁越?
虽有促宴期,方须凉风发。
虚计双曜周,空迟三星没。
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