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四

五石樽成系水边,暂供游兴乐初禅。寺当烟雨长无地,路入松楸忽有天。

可爱身坚常对坐,何如耳热或欹眠。江湖不少神仙术,终日陶陶即计然。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眼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
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
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
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皓,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
大壑随阶转,群山入户登。
庖厨出深竹,印绶隔垂藤。
即事辞轩冕,谁云病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