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遗意。采其能笔於书者,得数首。
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慰郎饥。
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卻匙。
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
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邻家带得书信归,书中何字侬不知。
等侬亲口问渠去,问他此侬谁瘦肥。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中心只说郎。
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
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
自剪青丝打作条,亲手送郎将纸包。
如果郎心止不住,看侬结发不开交。
第一香橼第二莲,第三梹榔个个圆。
第四夫容五枣子,送郎都要得郎怜。
中原有旧族,迁徒名客人。过江入八名,展转来海滨。
俭啬唐魏风,盖犹三代民。就中妇女劳,尤见风俗纯。
鸡鸣起汲水,日落犹负薪。盛妆始脂粉,常饰惟綦巾。
汝我张黄家,颇亦家不贫。上溯及太母,劬劳无不亲。
客民例操作,女子多苦辛。送汝转念汝,恨不男儿身。
少小诵《诗》、《书》,开卷动龃龉。古文与今言,旷若设疆圉。
竟如置重译,象胥通蛮语。父师递流转,惯习忘其故。
我生千载后,语音杂伧楚。今日六经在,笔削出邹鲁。
欲读古人书,须识古语古。唐宋诸大儒,纷纷作笺注。
每将后人心,探索到三五。性天古所无,器物目未睹。
妄言足欺人,数典既忘祖。燕相说郢书,越人戴章甫。
多歧道益亡,举烛乃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