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拓旧传李氏本,荆川父子留私篆。国初鉴赏得朱查,武梁祠像名初显。

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

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

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證详明助新纂。

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济宁李氏久失之,宝物何缘出京辇。

十四图才存十一,馀烬居然脱兵燹。流传先后粗可稽,题跋如林幸无损。

李君自序具颠末,时士续咏见盛晚。老夫敛笔复何云,聊快任城璧终返。

群盗如毛国若狂,佳人作贼亦寻常。六年不答东华字,惭愧清诗到海藏。

当年晦若尝相语,绝顶初晴看雪山。烦把峨眉从头说,不须疾首到时艰。

赵氏一块肉,史不知所终。十二徙上知,其年犹童蒙。

十八赴土蕃,不娶归真空。给粮复赐钞,衣食知不充。

无后爵遂绝,杞宋嗟难同。徒闻上尊号,懿圣仍孝恭。

忠义动百世,烈士悲其风。稚存自伊犁,得之归江东。

晦之偶获此,哀歌气填胸。亡国不祥玺,姑置何足恫。

天命诚未改,少康灭有穷。

春云欲吐晓霞明,酝酿红潮醉未成。人影渐遮风渐暖,江波初涨雨初晴。

试编游骑归花史,便割吴天作锦城。可怪路旁沉吟者,色尘梦恨尚纵横。

一落南荒忽至今,满腔幽恨独沈吟。乱山围绕真何益,难阻龙江北去心。

亡国大夫诚可耻,避居海滨幸逃死。本心未死有鬼神,纵抱遗经亦妄耳。

少年各欲立奇节,老大落魄乃至此。苟活仍遭举世非,杜门犹被千夫指。

君诗博引到古人,身世略同定谁比。彦回名德既不昌,何用长生贪久视。

幼安元亮或庶几,风雨鸡鸣见君子。

兰若初鸣钟,三杵辄小止。忽催东方白,百馀犹未已。

来日行自来,尔意岂难俟。牛鸣著盎中,宫声颇盈耳。

繁霜被屋瓦,欠伸我欲起。

世变方兴孰了期,息肩何地事堪疑。睡乡万户鸡声裹,却是閒吟缩手时。

有书谁能读?有楼谁能居?君家百尺楼,兼藏万卷书。

当时有哲人,弃官赋归欤。抱书阅四朝,高行惊里闾。

与楼两峥嵘,始知德不孤。闻君述祖德,感时还嗟吁。

乱世能自免,保家惟业儒。此书与此楼,皎然无所污。

太息贤公孙,洁身真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