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芍药诗,惆望久嚬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晴梅朱粉艳,嫩水碧罗光。
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行。唯君莫惜醉,认取少年场。

梁园纵玩归应少,赋雪搜才去必频。
板落岂缘无罚酒,不教客右更添人。

桃满西园淑景催,几多红艳浅深开。
此花不逐溪流出,晋客无因入洞来。

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潇湘。数声孤枕堪垂泪,
几处高楼欲断肠。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孟子言人言善,荀子言人言恶,杨子言人言善恶混。曰喜、曰哀、曰惧、曰恶、曰欲、曰爱、曰怒,夫七者情也,情出于言也。夫七情中,爱、怒二者,生而能自。是二者言之根,恶之端也。乳儿见乳,必拏求,不得即啼,是爱与怒与儿俱生也,夫岂知其五者焉。既壮,而五者随而生焉。或有或亡,或厚或薄,至于爱、怒,曾不须臾与乳儿相离,而至于壮也。君子之言,爱怒淡然,不出于道。中人可以上下者,有爱拘于礼,有怒惧于法也。世有礼法,其有逾者,不敢恣其情;世无礼法,亦随而炽焉。至于小人,虽有礼法,而不能制,爱则求之,求之不得即怒,怒则乱。故曰爱、怒者,言之本,恶之端,与乳儿俱生,相随而至于壮也。凡言言情之善者,多引舜、禹,言不善者,多引丹朱、商均。夫舜、禹二君子,生人已来,如二君子者凡有几人?不可引以为喻。丹朱、商均为尧、舜子,夫生于尧、舜之世,被其化,皆为善人,况生于其室,亲为父子,蒸不能润,灼不能热,是其恶与尧、舜之善等耳。天止一日月耳,言光明者,岂可引以为喻。人之品类,可与上下者众,可与上下之言,爱怒居多。爱、怒者,恶之端也。荀言人之言恶,比于二子,荀得多矣。

通竹引泉脉,泓澄深石盆。惊鱼翻藻叶,浴鸟上松根。
残月留山影,高风耗水痕。谁家洗秋药,来往自开门。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樯似邓林江拍天,越香巴锦万千千。滕王阁上柘枝鼓,
徐孺亭西铁轴船。八部元侯非不贵,万人师长岂无权。
要君严重疏欢乐,犹有河湟可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