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生外家,半世犹相依。
至今连墙居,日日相闻知。
诸表如群从,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爱惜从儿时。
文采既俊发,吏才人共推。
低徊久选调,每每为叹咨。
兹行佐王人,未到声已蜚。
邮置屡得书,论事语益奇。
使长首推荐,婉画多所资。
近观会稽编,分析及毫厘。
益知足心计,荐书遍诸司。
正欲助才选,非敢请以私。
惜君年欲侵,正以远大期。
得书再三读,惘然增愕眙。
非所望于子,所言何背驰。
江湖两路间,弄兵分潢池。
羽檄以时至,庙堂日三思。
调度供军需,发兵匝四垂。
吾事诚可虑,彼亦安能为。
岂曰白头贼,指日当诛夷。
使子任贼冲,尚望羽扇挥。
如何隔千里,遽求奉檄归。
长沙屹巨镇,洞庭渺无涯。
鄂渚屯重兵,上游藉兵威。
当思深远谋,胡为先自萎。
此言及同寮,必为人所窥。
归以语闺门,徒惊妾与妻。
无端使禀议,在此何为辞。
望子置私忧,志立官无卑。
张巡起县令,力抗百万师。
逆徒哽喉牙,蔽遮赖涣濉。
韦宽守玉璧,臧质全盱眙。
丈夫立节义,有才尤当施。
杀身以成仁,致命须见危。
读书不念此,万卷终何裨。
但当安义命,前定无参差。
勉哉尽所职,造物不汝遗。
况复受国恩,当与相维持。
今子仕高沙,偶然脱危机。
正须加义方,岂应使同斯。
向也未得禄,遑遑不自支。
既入红莲幕,图进亦其宜。
今日宁为民,此乃无聊词。
归来事若定,又思登王畿。
胸中空扰扰,祸福不在兹。
倘能悟愚言,便可知昨非。
著构必安寝,食淡甘如饴。
老誖非强聒,鄙见不可移。
少安当毋躁,通籍看金闺。
沧水海豹来京畿,系裙尧舜深恶之。
元佑政和能几时,女真航海来乞师。
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国何与潜与期。
岛夷日张耶律卑,城门失火殃鱼池。
督亢虽入空无赀,免夫赋及东南垂。
庙谟颠倒几逆施,中原丘墟责谁尸。
高皇匹马兴涣濉,南巡国步尤阽危。
神旌北指虏屡隳,天虽悔祸庭未犁。
两邦交聘玉节驰,廿年不见红旌旗。
狂胡穷凶不自知,意欲投箠凌江湄。
安知送死芜城西,倒戈势如蚁溃堤。
三年拜赐无能为,再寻和议平创痍。
中间纪载纷是非,颠末不备多怀私。
痛定泣血作者谁,佥言乱华疑传疑。
徐君忧世老不衰,会粹众作无棼丝。
东观直笔多所资,蓬莱汉阁生光辉。
儒荣名堂本训辞,大书流咏见丰碑。
我昔假吏陪琬圭,故宫禾黍伤离离,
洪河大山望而悲。壮士无数胡马肥,
谓国有人何至斯。此心耿耿泪自挥,
年运而往不可追。因君来觅儒荣诗,
感触义概矢以词。无由纵览读书帷,
愿得版行用激臣子无穷思。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
欲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
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
山体如如本不动,人苦求之愈多惑。
君今一堂据湓城,香炉五老皆嘉宾。
莫问后前与向背,面目还君多识真。
君今与山如故人,慎毋忽作白头新。
堂中燕坐静且寿,君其於此知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