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年,予自京师至江宁,道涂州,登琅至山,观醉翁亭。亭前有梅一株,滁人相传醉翁手植。围以石栏,播以嘉木 ,宝惜而维持之,若日见此梅如见公焉。予为之俯仰摩挲,不能去也。

  按公知滁州,在庆历五年,其明年作亭,八年徙知扬州,距予之来六百有余年矣。今深山大泽中,斧斤攀折所不至,千岁之物往往而在。兹梅距公差近,其至今存无足怪者。而或且疑之,以为公尝作《醉翁亭记》,又尝题诗,又作《醉翁吟》,授沈太常遵为琴曲,其后复有《怀二亭》《思幽谷》诺诗,所以称述者甚具,而梅独缺焉。此滁人倚公名为重耳。予曰:嗟乎!梅必倚公为重,然则梅之存,固公使然哉!

  方庆历中,二府诸君子相继以党事去,公上书请理。小人怒,以他事中公,冀甘心焉。其知滁州,犹人主意也 。当是时,彼嫉公、怨公、思所以去公者,可谓不过余力矣。乃后人愚公,历数百年已矣。彼小人之声细,刊落井子粪壤,田夫野叟至不能举其姓字,而公之亭至以一树之微,犹宝惜而维持之,则又何也?然后知德业、文章所流者远,忌者能抑公之爵禄于生前,而不能夺公之名誉于身后。君子观于滁,而窃有人心世道之幸焉!树不足辨也,亭之胜大率如公时。

  公所作记,自书刻石不存。后四十有七年,元祜辛未,东坡复为书之,其石尚在,完好如初。亭左偏有桥,酿泉出其下,名曰蔚然。盖取公记中语,亦立石。予因记梅并及之,使后之人有考焉。

松云自古从军路,断肠今夜歌袖。越罽花茵,衙香锦袜,一骑红鸯载酒。

落鸦亭堠。正阮笛悲凉,绿腰翻后。猎猎西风,河声并入指弦骤。

渔阳客子愁绝,旅怀都付与,冷月衰柳。偶发狂言,暗惊丫鬓,可许杜樊川否。

沙场依旧。问小队郊垌,几时还又。醉脱征衫,倩他双素手。

乍新年、雨丝添涨,南枝犹冷沙村。拟攀香雪赠,奈它花未放客先分。

迢迢临浦别,拂短帆、千里江云。看此去小姑翠妩,唤旧游人。

沉吟。元婴阁底空,飞蛱蝶,往迹难寻。一灯青雀远,笛残琴阕,想满眼伤春。

锦囊应有句,记落霞、飞骛川程。但二十四番风后,定到湘阴。

南梦帆低北梦高。篙师三暮复三朝。柳毅祠前风浪紧。

遥问。峨眉晴雪几峰销。

除却青天何所见。山远。渔灯凫栅总迢迢。冷浸无声光碎叠。

明月。隔船横笛可怜宵。

旧山何处,想紫阳天半,溪潭幽绝。市隐扬州挥手去,一任雨玲风铁。

水渌新安,花浓樵贵,处处雏莺舌。草堂云闭,且教俗士回辙。

试听榜曲催人,乍怜倾盖,又作离亭别。望里峰峦三十二,丹灶请君重热。

晓露船窗,春泥马足,我悔饥驱拙。子猷兴在,买舟还弄晴雪。

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昨来桥上非,临流俯涓靓。

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

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

近接霜前札,相怜塞上吟。风沙游子路,松菊暮年心。

避世沮偕溺,寻山向与禽。古来无独往,嗟尔竟长林。

早粳刈了,正坠叶点溪,半篙秋水。郭点无声,横蹴晚凉疏苇。

延缘野老投竿罢,又潜来、鹭沙边舣。满携双簏,数钱长在,晓风渔市。

又重趁、天涯倦旅。把江北江南,闲较丰味。唤煮看擎,小叠赭衣匡背。

珊瑚难得春葱擘,迸微红、水晶盘腻。菊香搓后,长亭一任,酒帘摇翠。

碧叠玲珑石,红斜窈窕窗。薄寒愁煞水仙窕。恰有夜来私到,杜兰香。

砑纸含情细,尖豪托意长。愿他紫菂与檀房。岁岁春风一度,一回双。

众峰如涌潮,城孤若小艇。客居倚青峭,佳处要须领。

朝霭淡益秀,流泉响逾静,屋顶得初霁,阶前落山影。

尘心夙所袪,百事浮云等。惟应读我书,销此佳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