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唐代虞世南的《

译文: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藉:凭借。

赏析:诗人借蝉自喻,表现出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及注释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