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嵇康

嵇康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嵇康白。

    《与山巨源绝交书》

  • 言比成诗,声比成音。

    《声无哀乐论》

  • 哀云哀云,哭泣云乎哉?

    《声无哀乐论》

  • 纷文斐尾,慊縿离纚。

    《琴赋》

  •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 若谓知者为当触物而达,无所不知,今且先议其所易者。

    《声无哀乐论》

  •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 今蒙启导,将言其一隅焉。

    《声无哀乐论》

  • 岂复知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哉。

    《声无哀乐论》

  • 其音无变于昔,而欢戚并用,斯非吹万不同邪?

    《声无哀乐论》

  •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与山巨源绝交书》

  • 秦客难曰:虽众喻有隐,足招攻难,然其大理,当有所就。

    《声无哀乐论》

  • 今见机杖以致感,听和声而流涕者,斯非和之所感,莫不自发也。

    《声无哀乐论》

  • 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

    《与山巨源绝交书》

  • 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琴赋》

  • 安回徐迈,寂尔长浮。

    《琴赋》

  • 然所名之声,无中于淫邪也。

    《声无哀乐论》

  • 或当与关接识其言邪?

    《声无哀乐论》

  • 感天地以致和,况蚑行之众类。

    《琴赋》

  • 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琴赋》

  • 牢落凌厉,布濩半散。

    《琴赋》

  • 岂独师旷多识博物,自有以知胜败之形,欲固众心而托以神微,若伯常骞之许景公寿哉?

    《声无哀乐论》

  • 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琴赋》

  • 主人答曰:难云:琵琶、筝、笛令人躁越。

    《声无哀乐论》

  • 或乘险投会,邀隙趋危。

    《琴赋》

  • 翩绵飘邈,微音迅逝。

    《琴赋》

  • 则发其所怀;若言平和,哀乐正等,则无所先发,故终得躁静。

    《声无哀乐论》

  • 风俗之流,遂成其政;是故国史明政教之得失,审国风之盛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故曰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声无哀乐论》

  • 以此言之,躁静者,声之功也;哀乐者,情之主也。

    《声无哀乐论》


  • 1
  • 2
  • 3
  • 4
  • ...
  • 16
名句
  • 三雅来何迟?
  •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
  •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 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
  •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齐国五素不得一紫。
  •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 宾饮不尽觞。
  • 不种全无收,少耕有薄酬。
  • 暴骨未收,哭声未绝。
  • 上复曰:长者。
  • 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 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
  •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 水边朱户。
  • 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
诗文
  • 书愤二首 宋代 陆游
  • 听弹琴 唐代 刘长卿
  • 咏月 唐代 罗隐
  • 塞下曲 唐代 许浑
  • 春望 唐代 杜甫
  • 鹊 唐代 韩偓
  • 书 唐代 李峤
  • 酬朱庆馀 唐代 张籍
  • 惠州一绝 宋代 苏轼
  • 浪淘沙·其八 唐代 刘禹锡
  •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 李白
  • 牡丹 唐代 李商隐
  • 荣木 魏晋 陶渊明
  • 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 陶渊明
  • 望夫石 唐代 刘禹锡
  • 送别 唐代 王维
  • 望庐山瀑布 唐代 李白
  • 秋夜独坐 唐代 王维
  •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 李白
  • 怨诗 唐代 孟郊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