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邵雍

邵雍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太极分而为二,先得一为一,后得一为二。

    《渔樵问对》

  • 然亦可以为子试言之。

    《渔樵问对》

  • 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

    出自邵雍《观物吟》

  • 以鱼之一身,当人之食,是鱼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当鱼之一食,则人之害亦多矣。

    《渔樵问对》

  • 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

    《渔樵问对》

  • 渔者谓樵者曰:子知观天地万物之道乎?

    《渔樵问对》

  • 曰:何谓我,何谓物?

    《渔樵问对》

  • 窃人之财谓之盗,其始取之也,唯恐其不多也。

    《渔樵问对》

  • 曰:然则子知子之薪,能济吾之鱼,不知子之薪所以能济吾之鱼也。

    《渔樵问对》

  • 何我不物?

    《渔樵问对》

  • 曰:不可以言传,则子恶得而知之乎?

    《渔樵问对》

  • 运消长者,变也;处轻重者,权也。

    《渔樵问对》

  • 消长,时也;轻重,事也。

    《渔樵问对》

  • 圣人不知随时否泰之道,奚由知变之所为乎?

    《渔樵问对》

  • 薪之能济鱼久矣,不待子而后知。

    《渔樵问对》

  • 圣人以德化及此,罔有不昌。

    《渔樵问对》

  • 全德之人者,人之人者也。

    《渔樵问对》

  • 圣人不知随时损益之道,奚由知权之所为乎?

    《渔樵问对》

  • 变然后知天地之消长,权然后知天下之轻重。

    《渔樵问对》

  • 樵者问渔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鱼?

    《渔樵问对》

  • 人或告我曰:天地之外,别有天地万物,异乎此天地万物。

    《渔樵问对》

  • 行于天,则谓之曰阳行;返于地,则谓之曰阴返。

    《渔樵问对》

  • 窃人之美谓之徼,其始取之也,唯恐其不多也。

    《渔樵问对》

  • 何谓命?

    《渔樵问对》

  • 夫治世何尝无小人,乱世何尝无君子,不用则善恶何由而行也。

    《渔樵问对》

  • 家亦由是而兴亡也。

    《渔樵问对》

  • 八者具备,然后谓之人。

    《渔樵问对》

  • 鱼利乎水,人利乎陆,水与陆异,其利一也;鱼害乎饵,人害乎财,饵与财异,其害一也。

    《渔樵问对》

  • 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乎备矣。

    《渔樵问对》

  • 吾而今而后,知事心践形之为大。

    《渔樵问对》


  • 1
  • 2
  • ...
  • 12
名句
  • 人绕湘皋月坠时。
  •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 屈佐国,时惟清哉。
  • 晴笼昼熏,宿露宵袌。
  •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 怨禄运之不遭,虽义结而绝离。
  • 亦各言其志也。
  •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 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 于胥乐兮!有駜有駜,駜彼乘牡。
  • 树密藏溪,草深迷市,峭云一片。
  •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 伯强何处?
  •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 渐寒深、翠帘霜重。
  •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 浮云无定端。
诗文
  • 汉江临泛 唐代 王维
  • 九日 唐代 王勃
  • 北山 宋代 王安石
  • 停云 魏晋 陶渊明
  • 子产不毁乡校 唐代 韩愈
  • 即事 宋代 王安石
  •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唐代 岑参
  • 效古赠崔二 唐代 高适
  • 菊花 唐代 元稹
  •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唐代 卢纶
  • 秋夜独坐 唐代 王维
  • 赠窦家小儿 唐代 张祜
  • 责子 魏晋 陶渊明
  •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魏晋 陶渊明
  • 春雪 唐代 韩愈
  • 止酒 魏晋 陶渊明
  • 题楚昭王庙 唐代 韩愈
  • 送别 唐代 王维
  •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唐代 张说
  • 塞上听吹笛 唐代 高适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