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乘着小舟在十里湖光中游览,探访春耕在西边田间随意徘徊。
江中鸥鸟察觉到我走近忽然飞去,乡老的深情却使我不忍离开。
暮色中萋萋芳草含着湿漉漉的雨气,无数的山峰的晴光散落溪流。
我们这些人到处都可以寻找乐趣,何必似旧游兰亭才算开怀?
注释
西畴:西面的田畴。泛指田地。
吾侪:我们这些人。
《寻春》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出悠然泛舟的闲适画面,写出诗人随意探寻春日景致,漫步至田野的惬意心情;颔联写水鸟和淳朴的乡民;颈联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意境;尾联说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乐趣,强调了珍惜当下、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诗中的江南之春,水光山色,处处如画,那田野的乐趣,轻淡而迷人,对诗人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一种深厚的滋养。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翠柏方岁寒,独立群木外。
不为众所知,此理实难会。
惜哉结根浅,未使极高大。
天风动虬枝,萧瑟起清籁。
傥无斤斧残,会拂千丈黛。
空馀霄汉志,不逐雪霜改。
委弃老空山,浩荡付玄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