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县客馆记

  中兴之四年,王潜为唐兴宰,修厥政事。始唐鳏寡惸独,而和其封内,非侮循循,不畏险肤,而行而一。咨于官属、于群吏、于众庶曰:“邑中之政,庶几缮完矣。惟宾馆上漏下湿,吾人犹不堪其居,以容四方宾,宾其谓我何?改之重劳,我其谓人何?”咸曰:“诞事至济厥载,则达观于大壮。”作之闬闳,作之堂构,以永图崇高广大,逾越传舍,通梁直走,嵬将坠压,素柱上承,安若泰山,两傍序开,发泄霜露,潜静深矣。步櫩复溜,万瓦在后,匪丹雘为实,疏达为迥廊,南注又为覆廊,以容介行人,亦如正馆,制度小劣。直左阶而东,封殖修竹茂树;挟右阶于南,环廊又注,亦可以行步,风雨不易。谋而集事,邑无妨工,亦无匮财,人不待子来,定不待方中矣。宿息井树,或相为宾,或与之毛,天子之使至,则曰:“邑有人焉,某无以栗阶。州长之使至,则曰:“某非敢宾也,子无所用俎。四方之使至,则曰:“子贶某多矣,敢辞贽。或曰:“明府君之侈也,何以为人?”皆曰:“我公之为人也,何以侈!子徒见宾馆之近夫厚,不知其私室之甚薄,器物未备,力取诸私室,人民不知赋敛。乃至于馆之醯醢阙,出于私厨;使之乘驷阙,办于私厩,”君岂为亭长乎?是躬亲也,若馆宇不修,而观台榭是好,宾至无所纳其车,或浩荡无所措手足,获高枕乎?其谁不病吾人矣?疵瑕忽生,何以为之?是道也施舍,不几乎先觉矣?杜之友朋叹曰:“美哉!,是馆也成,人不知,人不怒,廨署之福也。”府君之德也。”府君曰:“古有之也,非吾有也,馀何能为?是亦前州府君崔公之命也,馀何能为!是日辛丑岁秋分,大馀二,小馀二千一百八十八,杜氏之老记已。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
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
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共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沙鸟浮还没,山云断复连。(高丽使)
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贾岛)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死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