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和西湖月下听琴谡谡松下风,蔼蔼垅上云。
聊将窃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尊。
良辰饮文字,晤语无由醺。
我有夙鸣枝,背作蛇蚹纹。
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
当呼玉涧手。
一洗羯鼓昏。
请歌南风曲,犹作虞书浑。
(家有雷琴甚奇古,玉涧道人崔闲妙于雅声,当呼使弹。
)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还朝暂接鹓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
玉津园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玉津分蔡河上流,复合于下。
)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藉田窃脂方纪瑞,布谷未催耕。
鱼沫依蘋渚,蜗涎上彩楹。
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
琴里思归曲,因君一再行。
太安杨氏,世出名僧。正信表公兄弟三人,其一曰仁庆,故眉僧正。其一曰元俊,故极乐院主,今太安治平院也。皆有高行。而表公行解超然,晚以静觉。
三人皆与吾先大父职方公、吾先君中大夫游,相善也。熙宁初,轼以服除,将入朝,表公适卧病,入室告别。霜发寸余,目光了然,骨尽出,如画须菩提像,可畏也。轼盘桓不忍去。表曰:“行矣,何处不相见。”轼曰:“公能不远千里相从乎?”表笑曰:“佛言生正信家,千里从公,无不可者,然吾盖未也。”已而果无恙,至六年乃寂。是岁,轼在钱塘,梦表若告别者。又十五年,其徒法用以其所作偈、颂及塔记相示,乃书其末。
久不上问,愧负深矣。忽枉手讯,劳来甚勤。忽昔之好,不替有加。兼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兼集。新旧诸诗,幸得敬览,不意余生复见斯作。古人日远,俗学衰陋,作者风气,犹存君家伯仲间。近见报,履常作正字,伯仲介特之操,处穷益励,时流孰知之者?用是占之,知公议稍伸耶!传道岂久淹莞库者。未由面谈,惟冀厚自爱重而已。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
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
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四海,真伪半相渎。
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
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
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
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
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
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张故居为大水所坏,新卜此室故居之东。
)万木锁云龙,(山名。
)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
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