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奉诏举州兵,令得诛暴叛。
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出入四五年,忧劳忘昏旦。无谋静凶丑,自觉愚且懦。
岂欲皂枥中,争食麧与藖。去年辞职事,所惧贻忧患。
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闲散。自家樊水上,性情尤荒慢。
云山与水木,似不憎吾漫。以兹忘时世,日益无畏惮。
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漫中漫亦忘,名利谁能算。闻君劝我意,为君一长叹。
人谁年八十,我已过其半。家中孤弱子,长子未及冠。
且为儿童主,种药老谿涧。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
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山凿落兮眇嵚岑,云溶溶兮木棽棽。云何有兮人不睹,远欹差兮閟仙府。
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无由。望不从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浑和。
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绝兮凌趠。诣仙府兮从羽人,饵五灵兮保清真。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战争且未息,征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臣某言:去年九月敕授道州刺史,属西戎侵轶,至十二月,臣始於鄂州授敕牒,即日赴任。臣州先被西原贼屠陷,节度使已差官摄刺史,兼又闻奏。臣在道路待恩命者三月,臣以五月二十二日到州上讫。耆老见臣,俯伏而泣;官吏见臣,已无菜色。城池井邑,但生荒草;登高极望,不见人烟。岭南数州,与臣接近,馀寇蚁聚,尚未归降。臣见招辑流亡,率劝贫弱,保守城邑,抵稚搅郑冀望秋後,少可全活。臣愚以为今日刺史,若无武略以制暴乱,若无文才以救疲弊,若不清廉以身率下,若不变通以救时须,一州之人不叛,则乱将作矣。岂止一州者乎?臣料今日州县,堪征税者无几,已破败者实多;百姓恋坟墓者盖少,思流亡者乃众。则刺史宜精选谨择,以委任之,固不可拘限官次,得之货贿,出之权门者也。凡授刺史,特望陛下一年问其流亡归复几何;田畴垦辟几何,二年问畜养比初年几倍;可税比初年几倍,三年计其功过,必行赏罚,则人皆不敢冀望侥幸,苟有所求。臣实孱弱,辱陛下符节。陛下必当谨择,臣固宜废归山野,供给井税。臣不任恳款之至,谨遣某官奉表陈谢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