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袁中道
袁中道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游岳阳楼记》
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
《楮亭记》
予与长石诸公,步其颠,望江光皓森,黄山如展筛,意甚乐之。
《游石首绣林山记》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
《听雨堂记》
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
《楮亭记》
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泠泠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一台。
《楮亭记》
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
《游石首绣林山记》
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
《西山十记·记四》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
《西山十记·记二》
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予: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
《楮亭记》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江行道中》
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之用;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绘,可以颒面,其用亦甚夥。
《楮亭记》
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耳。
《楮亭记》
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滮滮涆涆,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
《游石首绣林山记》
是日同游者,王中秘季清,曾太史长石,文学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也。
《游石首绣林山记》
高柳覆门,流水清澈。
《西山十记·记二》
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
《游石首绣林山记》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
《西山十记·记一》
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
《再游桃花源》
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
《楮亭记》
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听雨堂记》
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
《西山十记·记二》
其下即刘郎浦。
《游石首绣林山记》
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
《西山十记·记一》
亘流背林,禅刹相接。
《西山十记·记一》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
《西山十记·记一》
晨起登舟,入沙市。
《江行道中》
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
《西山十记·记二》
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江行道中》
予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
《楮亭记》
1
2
3
4
5
名句
旦早视之,果如其言。
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
群下咸无答者。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不可谓两明,此为两过。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亦各言其志也。
怨禄运之不遭,虽义结而绝离。
寺僧方散午斋,余为启扉。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余笑而不应。
于是遂就书。
如今何处,倚月明楼。
正是梦回时,拥衾无限思。
申胥谏曰:不可许也。
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
诗文
登高
唐代
杜甫
归嵩山作
唐代
王维
观猎
唐代
王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代
陆游
送崔子还京
唐代
岑参
风雨
唐代
李商隐
凉思
唐代
李商隐
息夫人
唐代
王维
望岳
唐代
杜甫
示儿
宋代
陆游
晚次鄂州
唐代
卢纶
池州翠微亭
宋代
岳飞
过李处士山居
唐代
姚合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
早春野望
唐代
王勃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
刘长卿
赠刘景文
宋代
苏轼
登洛阳故城
唐代
许浑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唐代
岑参
侠客行
唐代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