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嵇康

嵇康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秦客难曰:论云:猛静之音,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发,是以酒酣奏琴而欢戚并用。

    《声无哀乐论》

  • 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 迎其情性,致而明之,使心与理相顺,气与声相应,合乎会通,以济其美。

    《声无哀乐论》

  •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 愿借子之难以立鉴识之域。

    《声无哀乐论》

  • 此为乐之应声,以自得为主;哀之应感,以垂涕为故。

    《声无哀乐论》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声无哀乐论》

  • 且声音虽有猛静,猛静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发。

    《声无哀乐论》

  • 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

    《声无哀乐论》

  • 案如所云,此为文王之功德,与风俗之盛衰,皆可象之于声音:声之轻重,可移于後世;襄涓之巧,能得之于将来。

    《声无哀乐论》

  • 此皆俗儒妄记,欲神其事而追为耳,欲令天下惑声音之道,不言理以尽此,而推使神妙难知,恨不遇奇听于当时,慕古人而自叹,斯所□大罔后生也。

    《声无哀乐论》

  • 夫声音,气之激者也。

    《声无哀乐论》

  • 推此而言,则盛衰吉凶,莫不存乎声音矣。

    《声无哀乐论》

  • 由是言之,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

    《声无哀乐论》

  • 若乃以水济水,孰异之哉?

    《声无哀乐论》

  • 澹乎洋洋,萦抱山丘。

    《琴赋》

  • 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

    《琴赋》

  •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赠秀才从军·其九》

  • 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

    《声无哀乐论》

  • 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与山巨源绝交书》

  • 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

    《琴赋》

  • 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 爰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

    《琴赋》

  • 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

    《琴赋》

  • 放肆大川,济乎中州。

    《琴赋》

  • 即如所言,声有定分,假使《鹿鸣》重奏,是乐声也。

    《声无哀乐论》

  • 今见机杖以致感,听和声而流涕者,斯非和之所感,莫不自发也。

    《声无哀乐论》

  • 名实俱去,则尽然可见矣。

    《声无哀乐论》

  • 又难云:哀乐之作,犹爱憎之由贤愚,此为声使我哀而音使我乐;苟哀乐由声,更为有实矣。

    《声无哀乐论》

  • 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

    《琴赋》


  • 1
  • 4
  • 5
  • 6
  • ...
  • ...
  • 16
名句
  • 桓侯使人问其故。
  • 缘流洒素足。
  •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 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
  • 人情恨不如。
  • 怨禄运之不遭,虽义结而绝离。
  •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
  •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
  • 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
  • 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
  • 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
  • 匪适株林,从夏南!
  • 午枕觉来闻语鸟。
  •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
诗文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魏晋 陶渊明
  • 宿楚国寺有怀 唐代 赵嘏
  • 宿澄上人院 唐代 卢纶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 陆游
  • 秋夜月中登天坛 唐代 姚合
  • 赠白马王彪·并序 两汉 曹植
  •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唐代 白居易
  • 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 王维
  • 登乐游原 唐代 杜牧
  • 中秋月二首 唐代 李峤
  • 浪淘沙·其八 唐代 刘禹锡
  • 野居偶作 唐代 贯休
  • 三月 唐代 韩偓
  •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代 李贺
  •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代 李白
  • 关山月 唐代 李白
  • 蜀道后期 唐代 张说
  • 赠孟浩然 唐代 李白
  •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魏晋 陶渊明
  • 使至塞上 唐代 王维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