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嵇康
嵇康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声无哀乐论》
此为声使我哀,音使我乐也。
《声无哀乐论》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赠秀才从军·其九》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声无哀乐论》
主人答曰:难云:哀乐自有定声,但偏重之情,不可卒移。
《声无哀乐论》
至于爱与不爱,喜与不喜,人情之变,统物之理,唯止于此;然皆无豫于内,待物而成耳。
《声无哀乐论》
指苍梧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
《琴赋》
若能明斯所以,显其所由,设二论俱济,愿重闻之。
《声无哀乐论》
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矣。
《声无哀乐论》
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夫五色有好丑丑,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
《声无哀乐论》
因兹而言,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非悲哀之主也。
《声无哀乐论》
主人应之曰:夫言移风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後也。
《声无哀乐论》
啼声之善恶,不由儿口吉凶,犹琴瑟之清浊不在操者之工拙也。
《声无哀乐论》
闼尔奋逸,风骇云乱。
《琴赋》
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以言通论,未之或安。
《声无哀乐论》
则向所谓声音之无常,锺子之触类,于是乎踬矣。
《声无哀乐论》
错以犀象,籍以翠绿。
《琴赋》
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赠秀才从军·其九》
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
《声无哀乐论》
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
《琴赋》
又难云:羊舌母听闻儿啼而审其丧家。
《声无哀乐论》
若有嘉讯,今请闻其说。
《声无哀乐论》
踸踔磥硌,美声将兴,固以和昶而足耽矣。
《琴赋》
礼犹宾主升降,然后酬酢行焉。
《声无哀乐论》
纵横骆驿,奔遁相逼。
《琴赋》
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
《琴赋》
今且隐心而言,明之以成效。
《声无哀乐论》
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琴赋》
1
5
6
7
...
...
16
名句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明绿染春丝。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
员曰:彼将有他志。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明日新年。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一见尊前似旧。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屈佐国,时惟清哉。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
其音怨切,诸曲莫比。
诗文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代
柳宗元
惠州一绝
宋代
苏轼
北青萝
唐代
李商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
刘长卿
田家元日
唐代
孟浩然
望驿台
唐代
白居易
樱桃花下
唐代
李商隐
纳凉
宋代
秦观
柳
唐代
郑谷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唐代
岑参
客中作
唐代
李白
辋川别业
唐代
王维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代
孟浩然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
刘长卿
易阳早发
唐代
王勃
早梅
唐代
柳宗元
归嵩山作
唐代
王维
窘况为许衡州赋
清代
郑燮
绝句二首
唐代
杜甫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唐代
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