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嵇康

嵇康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声无哀乐论》

  • 此为声使我哀,音使我乐也。

    《声无哀乐论》

  •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赠秀才从军·其九》

  •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声无哀乐论》

  • 主人答曰:难云:哀乐自有定声,但偏重之情,不可卒移。

    《声无哀乐论》

  • 至于爱与不爱,喜与不喜,人情之变,统物之理,唯止于此;然皆无豫于内,待物而成耳。

    《声无哀乐论》

  • 指苍梧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

    《琴赋》

  • 若能明斯所以,显其所由,设二论俱济,愿重闻之。

    《声无哀乐论》

  • 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矣。

    《声无哀乐论》

  • 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

  • 夫五色有好丑丑,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

    《声无哀乐论》

  • 因兹而言,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非悲哀之主也。

    《声无哀乐论》

  • 主人应之曰:夫言移风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後也。

    《声无哀乐论》

  • 啼声之善恶,不由儿口吉凶,犹琴瑟之清浊不在操者之工拙也。

    《声无哀乐论》

  • 闼尔奋逸,风骇云乱。

    《琴赋》

  • 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

    《与山巨源绝交书》

  • 以言通论,未之或安。

    《声无哀乐论》

  • 则向所谓声音之无常,锺子之触类,于是乎踬矣。

    《声无哀乐论》

  • 错以犀象,籍以翠绿。

    《琴赋》

  • 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赠秀才从军·其九》

  • 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

    《声无哀乐论》

  • 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

    《琴赋》

  • 又难云:羊舌母听闻儿啼而审其丧家。

    《声无哀乐论》

  • 若有嘉讯,今请闻其说。

    《声无哀乐论》

  • 踸踔磥硌,美声将兴,固以和昶而足耽矣。

    《琴赋》

  • 礼犹宾主升降,然后酬酢行焉。

    《声无哀乐论》

  • 纵横骆驿,奔遁相逼。

    《琴赋》

  • 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

    《琴赋》

  • 今且隐心而言,明之以成效。

    《声无哀乐论》

  • 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琴赋》


  • 1
  • 5
  • 6
  • 7
  • ...
  • ...
  • 16
名句
  • 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
  • 帝初崩,外庭多未知。
  •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
  •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 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
  • 遂定从于殿上。
  •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 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
  •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
  • 寡小君原见。
  • 似共梅花语。
  • 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
  • 唯全人,然后能当之。
  • 破鉴徐郎何在?
  • 昔为贪窃,今为逆本。
  • 子车针虎。
  • 以其亏人愈多。
诗文
  • 巨鱼纵大壑 唐代 钱起
  • 结爱 唐代 孟郊
  •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唐代 高适
  • 怨情 唐代 李白
  • 却东西门行 两汉 曹操
  • 献钱尚父 唐代 贯休
  • 大林寺桃花 唐代 白居易
  • 新晴野望 唐代 王维
  • 凉州词三首·其三 唐代 张籍
  • 秋夜独坐 唐代 王维
  • 中秋夜 唐代 李峤
  • 书 唐代 李峤
  • 塞下曲 唐代 卢纶
  • 九日 唐代 王勃
  • 夏夜 唐代 韩偓
  • 登洛阳故城 唐代 许浑
  •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代 杜甫
  • 白马篇 两汉 曹植
  • 蜀道难 唐代 李白
  • 遣怀 唐代 杜牧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