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刘大櫆
刘大櫆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北宫黝、孟施舍,其去圣人之勇盖远甚,而孟子以为似曾子、似子夏,然则诸子之迹虽不同, 以为似曾子、似子夏可也。
《息争》
今也操室中之戈而为门内之斗,是亦不可以已乎?
《息争》
夫所恶于杨墨者,为其无父无君也;斥佛老者,亦日弃君臣,绝父子,不为昆弟夫妇,以求其清净寂灭。
《息争》
一至,犹稍有亭榭。
《游万柳堂记》
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之筑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其心志也。
《无斋记》
虽非其实,而好辩之端,由是启矣。
《息争》
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
《送姚姬传南归序》
横目二足之民,瞀然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
《无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
《半野园图记》
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无斋记》
仲弓问子桑伯子,而孔子许其为简,及仲弓疑其太简,然后以雍言为然。
《息争》
当时因以孟子为好辩。
《息争》
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送姚姬传南归序》
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
《半野园图记》
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
《游万柳堂记》
至于孟子乃为之言曰: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之言不息,孔子之道不著,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
《息争》
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
《半野园图记》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
《半野园图记》
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
《送姚姬传南归序》
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青也。
《送姚姬传南归序》
昔王文成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
《送姚姬传南归序》
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
《游万柳堂记》
大盗至,肢箧探囊,则荷戈戟以随之,服吾之服,而诵吾之言,吾将畏敬亲爱之不暇。
《息争》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
《游万柳堂记》
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
《息争》
以后世观之,子贡是,则曾子非矣。
《息争》
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
《半野园图记》
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
《游万柳堂记》
昔者曾子之一以贯之,自力行而入;子贡之一以贯之,自多学而得。
《息争》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
《游万柳堂记》
1
2
3
名句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主雅客来勤
照影弄妆娇欲语。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人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莲舟荡。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
渐寒深、翠帘霜重。
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彼何人斯?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不善问者反此。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
名我固当。
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楚天阔处数峰青。
诗文
息夫人
唐代
王维
出塞
唐代
王昌龄
北山
宋代
王安石
江村
唐代
杜甫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代
李贺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代
钱起
焚书坑
唐代
罗隐
过故人庄
唐代
孟浩然
登科后
唐代
孟郊
凉州词三首
唐代
张籍
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
岑参
归雁
唐代
钱起
隋宫
唐代
李商隐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唐代
白居易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
韩愈
题青泥市萧寺壁
宋代
岳飞
形影神三首
魏晋
陶渊明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唐代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唐代
岑参
寄令狐郎中
唐代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