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国学 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1. 首页
  2. 名句
  3. 李商隐

李商隐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 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李贺小传》

  • 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燕台四首》

  • 静思肯构之文,敢怠成书之托?

    《祭处士十二房叔父文》

  •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出自李商隐《无题二首》

  •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出自李商隐《辛未七夕》

  •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凉思》

  •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出自李商隐《无题二首》

  • 使烝尝有奉,名教无亏。

    《祭处士十二房叔父文》

  • 宁复河里飞星,云间堕月,窥西家之宋玉,恨东舍之王昌。

    《上河东公启》

  •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有感》

  •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听鼓》

  •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出自李商隐《板桥晓别》

  • 兼之早岁,志在玄门,及到此都,更敦夙契。

    《上河东公启》

  • 干冒尊严,伏用惶灼。

    《上河东公启》

  • 桃绥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临发崇让宅紫薇》

  •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 人生何处不离群?

    出自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富平少侯》

  • 自安衰薄,微得端倪。

    《上河东公启》

  •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武侯庙古柏》

  • 荷筱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赠田叟》

  •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吟》

  •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无题四首》

  •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出自李商隐《哭刘蕡》

  •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戍。

    《骄儿诗》

  •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

    《骄儿诗》

  •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

  •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岳阳楼》

  • 少之,长吉气绝。

    《李贺小传》


  • 1
  • 19
  • 20
  • 21
  • ...
  • ...
  • 29
名句
  •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 心应感而动,声从变而发。
  •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 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
  •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 为楚怀王左徒。
  •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 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
  • 释之治问。
  •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 蓬莱象天构。
  • 渔者对曰: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
  • 永随长风去。
  • 夫天何言哉?
  • 水不激不能破舟,矢不激不能饮羽。
  • 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
  • 使法峻,民无奸者;使法不峻,民多为奸。
  • 书曰:公矢鱼于棠。
  • 小长干接大长干。
  • 眉叶细,舞腰轻。
诗文
  •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唐代 杜牧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 陆游
  •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清代 纳兰性德
  • 赠别二首·其一 唐代 杜牧
  • 菊花 唐代 元稹
  • 饮中八仙歌 唐代 杜甫
  • 夜筝 唐代 白居易
  •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代 刘禹锡
  • 赠窦家小儿 唐代 张祜
  • 登岳阳楼 唐代 杜甫
  • 责子 魏晋 陶渊明
  • 天涯 唐代 李商隐
  • 桃花 唐代 齐己
  • 窘况为许衡州赋 清代 郑燮
  • 忆昔 唐代 韦庄
  • 羁春 唐代 王勃
  • 寒塘 唐代 赵嘏
  •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唐代 高适
  • 送僧归日本 唐代 钱起
  • 送杨秀才游蜀 唐代 张祜
© 2025 万卷国学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